《臺灣故事風俗歌》以第一人稱觀點寫作,描述日治時期居住於石碇的說書者「我」,從臺北搭乘火車南下至嘉義訪友,沿途行經之處的所見所聞。1908年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後,帶動臺灣西岸商貿與物產的往來交流,觀光產業得以蓬勃發展。《臺灣故事風俗歌》即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創作而成,為日治時期的旅行文學代表作品。
《臺灣故事風俗歌》中對於臺北到嘉義之間的描述可以分為三大部分,首先記錄各車站的站名,以及對站體、鐵道建築的形容,例如當時部分路段因鐵軌尚未鋪設完畢,必須下火車改搭輕便車;其次是對各地風光景色的描繪,例如鶯歌石、溪洲的甘蔗園;再者是對人文民情的記載,例如描述桃園地區客家族群的生活樣貌。除此之外,也透過第一人稱的「我」傳達作者以北部(頂港)人的眼光對於南下沿途見聞的主觀感受。
本歌的詮釋者為陳美珠老師,老師以其生動活潑的唸唱方式,帶領聽眾產生身歷其境的感受,彷彿回到七、八十年前的臺灣。
《臺灣故事風俗歌》以第一人稱觀點寫作,描述日治時期居住於石碇的說書者「我」,從臺北搭乘火車南下至嘉義訪友,沿途行經之處的所見所聞。1908年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後,帶動臺灣西岸商貿與物產的往來交流,觀光產業得以蓬勃發展。《臺灣故事風俗歌》即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創作而成,為日治時期的旅行文學代表作品。
《臺灣故事風俗歌》中對於臺北到嘉義之間的描述可以分為三大部分,首先記錄各車站的站名,以及對站體、鐵道建築的形容,例如當時部分路段因鐵軌尚未鋪設完畢,必須下火車改搭輕便車;其次是對各地風光景色的描繪,例如鶯歌石、溪洲的甘蔗園;再者是對人文民情的記載,例如描述桃園地區客家族群的生活樣貌。除此之外,也透過第一人稱的「我」傳達作者以北部(頂港)人的眼光對於南下沿途見聞的主觀感受。
本歌的詮釋者為陳美珠老師,老師以其生動活潑的唸唱方式,帶領聽眾產生身歷其境的感受,彷彿回到七、八十年前的臺灣。